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综合 >> 
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是什么意思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是什么意思
来源: 互联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10 07:11:00

1、认识最真的本心。

2、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、物欲。

3、出自:《大学之道》礼记〔两汉〕原文: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 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4、物格而后知至;知至而后意诚;意诚而后心正;心正而后身修;身修而后家齐;家齐而后国治;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
5、翻译: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,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;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,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;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,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;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,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;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,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;认识最真的本心。

6、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、物欲,而彰显明德,认识本心,表里如一。

7、意念才能真诚;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;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;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。

8、扩展资料《大学》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,是儒学的入门读物。

9、所以,朱熹把它列为 “四书”之首。

10、 经朱熹重新编排后,分为“经”和“传”两个部分。

11、其中“经”一章,是孔子的原话,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;“传”十章,是曾子对 “经”的理解和阐述,由曾子的学生记录。

12、文章所展示的,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。

13、它既是为达到“三纲”而设计的条目工夫,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。

14、纵览四书五经,我们发现,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。

15、所以,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。

16、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,你就会登堂入室,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